废水中cod的测定实验报告(测定废水中cod的意义)
来源:萃取槽-萃取箱-萃取设备-工业萃取-混合澄清槽-浙江谊勇科技有限公司 时间:2024-12-31 浏览:31
废水中COD的测定实验报告
在环境监测和废水处理过程中,COD(化学需氧量)是一个重要的指标,用于衡量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。COD值越高,说明水中的污染物浓度越大,处理难度也越高。本文将详细介绍废水中COD的测定实验方法、原理以及实验步骤,帮助大家深入理解这一常见的水质监测技术。
COD的定义与重要性
化学需氧量(COD)是指水体中有机物质在强氧化剂作用下被氧化时所消耗的氧气量。COD值的高低能够反映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,通常用于评估水体污染程度及其治理效果。在废水处理过程中,控制和减少COD值是实现水质达标排放的关键。
COD的测定方法有多种,其中常见的有重铬酸钾法(酸性高锰酸钾法)和滴定法。本文将重点介绍基于重铬酸钾法的实验测定步骤。
COD测定实验步骤
首先,准备好必要的实验器材,包括:COD消解器、比色管、重铬酸钾溶液、硫酸银、硫酸铵、标准溶液等。
实验步骤如下:
1. 样品准备:取一定量的废水样品,加入适量的重铬酸钾和硫酸溶液。
2. 加热消解:将混合溶液放入消解器中加热,通常需要加热2小时,确保样品中的有机物完全被氧化。
3. 冷却与滴定:加热后的样品冷却至室温后,使用标准还原剂(如硫代硫酸钠溶液)进行滴定,直到溶液的颜色变为终点色。
4. 计算COD值:根据滴定消耗的还原剂量,通过标准公式计算出废水样品的COD值。